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

副标题

“要打造数智技术与产业场景有机融合的核心载体。”杨旭东认为,企业工厂、供应链和园区集群是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主体,是价值创造的源头根基。《实施方案》强调“点线面”一体化推进。“点”上,强调找准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以小切口快速创造高价值,从而打消投入顾虑,抓牢智能工厂建设的着力点,打造标杆企业,同时引导构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将标杆企业优秀实践沉淀总结为新经验、新模式,并快速复制推广;“线”上,坚持
2025-06-12
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加快普及,在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得到广泛应用,赋能效应日益凸显。“制造业是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应用落地的重要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介绍,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国产厂商研发的AI手机、AI...
2025-06-10
当前,人工智能正从技术概念走向产业落地,成为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核心力量。面对呼啸而至的智能时代,如何把握机遇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实现转型升级?在日前举行的2025国家新质生产力与智能产业发展会议上,多位专家学者建言献策,探寻智能时代产业升级新路径。  前沿技术推动深刻变革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重塑全球生产力格局。  在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
2025-06-09
一台台工业机器人在厂房中穿梭,一架架高清摄影机在产线上运作,工厂运转的数据事无巨细地实时显示在屏幕上,运维管理在鼠标点击间便轻松实现……随着AI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发深入,这样的景象正在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中上演。“随着算法突破、算力升级与数据生态的完善,尤其是具备强推理和边缘部署能力的DeepSeek等大模型新技术的突破,工业AI的规模化应用终于迎来拐点。”和利时集团联席总裁方垒表示。近...
2025-06-06
6月3日,走进长虹技佳冲压件厂,只听见机械声轰鸣不断,在自动化冲压生产线上,随着机器人手臂抬起、收回、翻转,只见金属板被自动送进冲床内,经过冲压成型、自动攻牙、铆接,只要几秒钟一台电视背板就生产完成下线。而这样的高效“智”造能力则源于近年来长虹技佳对“智改数转”的不断追逐。长虹技佳2000T冲压柔性生产自动线“钣金零部件制造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用工需求量大、产品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传...
2025-06-06
“我们坚持发展实业,从过去洋火、洋皂、洋铁等靠买进来,到现在成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这条路走对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时的一席话,深刻阐明了制造业之于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传递出对夯实制造业基础的深刻思考和战略谋划。
2025-06-04
值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WTISD)之际,经过近两个月的调研和材料梳理,备受业界关注的《2025特色专业工业互联网(第四届)产业调研报告》正式发布。在新型工业化的大航道、AI技术日新月异的新阶段,工业互联网正迎来发展的新机遇期。尤其是,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专注于重点行业、区域,以及特定技术领域的深耕细作与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工业互联网规...
2025-05-29
工业大模型与工业智能体已成为驱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技术。为加速技术落地,抢占全球产业先机,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围绕这两大领域,创新了“标准预研攻关机制”,通过“企业提案—联合攻关—标准孵化”的方式,深化技术研讨,加速标准制定,并推动示范应用。首期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大模型与智能体标准预研会于5月28-29日在北京举行,汇聚了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代表。首日,专家们深入探讨了工业智能体的架...
2025-05-29
5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提出的总体要求,到2027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85%。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规模总量大、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广,是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方案》提出...
2025-05-29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
活动展示
ABUIABACGAAgmMvvtgYouI-TigIwgA849QM

国际(上海)显示技术及创新应用展
2025将于8月7-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c1aecd082134a5bc59637dcfe24bb68.png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年7月26-28日,中国·上海

精选案例

精选案例

副标题

近年来,伴随全球气候变暖,水旱灾害趋多趋频趋强趋广。加强灾害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是水旱灾害防御的关键。水利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推进数字孪生水利防汛抗旱“四预”建设,助力“四预”能力提升,支撑打赢现代化防汛抗旱主动战攻坚战。
新型基础测绘数据生产服务体系案例单位: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图中心数字经济时代,海洋地理时空数据已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在海洋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支撑作用。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灾害种类多样,通过开展普查摸清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对防灾减灾至关重要。然而,传统人工走访、线下填报的调查方式效率低、数据质量无法有效保证、信息更新不及时,亟需采取更加科学、高效的方法实施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承灾体调查工作。
自然资源部通过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打造自然资源“一张图”数据管理的总枢纽、数据资源和工具组件开放共享的总通道、数字化应用场景的总门户,持续提升数据汇聚、治理与融合、多端场景敏捷构建等基础支撑和智能化应用能力,不断夯实数字中国时空底座。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的重要抓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为群众提供均等便利服务。
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网络案例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全球互联网由几万个不同的网络连接而成,网间互联互通成为实现互联网全球通达的重要基础。在我国,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公众互联网主要通过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以下简称骨干直联点)实现三网打通,满足用户在多种场景中的跨网通信需求。
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案例单位:海关总署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在传统贸易过程中,企业需要向海关、海事、边检、税务、外汇等多个部门提交重复的信息和单证,存在流程环节多、信息不透明、贸易成本高、通关效率低等问题,不仅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也增加了监管执法成本。
当前,互联网领域版权问题日益突出,网络侵权盗版活动侵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网络传播秩序,制约了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国家版权局坚持营造良好网络版权生态,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版权市场环境,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网络版权保护。